5月26日,《天明听泉——王之琛作品展》在宁波玖玖美术馆举办,这是王之琛续云林艺术中心个展后的又一次新展,展出了他近年创作的鞭墨作品和最新创作的数字作品30余件。
从身体书写式的酣畅淋漓的鞭墨,到儿童涂鸦般肆意而率真的数字艺术,前者让人体会到草书线条展示出来的笔性和笔意,后者则是信手拈来似的随性与舒畅。背后,是王之琛对综合材料表现方式的自如运用和对当代艺术的不懈探索。
展览现场
《天明山》系列鞭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王之琛以麻绳、钢丝、毛竹等不同质地和硬度的工具为“鞭”,蘸取或吸纳墨水,结合矿物色料、丙烯,在纸张或画布上通过投掷、拍打、滴撒、拖拉、搓揉、滚动或摩擦等,形成粗细、浓淡、软硬、大小、形体和力度不同的痕迹,进而构成富有冲击力的画面。
鞭墨让人体会到的是“以鞭为策”的力量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省察。正如前言中著名艺术家姜宝林的评价:“王之琛的画是东方审美与西方抽象美的结合,他用各种鞭子和麻绳等综合材料,在宣纸上以丙烯为主要颜料将自己的艺术思维与艺术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用自己最直接、最切肤、最动心、最有实感的表达方式表述与描绘了出来。仔细赏读他的创作作品,我们不难感到画家丰满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鞭墨作品
对于数字艺术,我们并陌生,在搜索中ChatGPT给出的答案是:“数字艺术是指使用数字技术和工具,如计算机软件、数字画笔、数码相机和图形处理软件等创作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包括数字绘画、数字摄影、数字雕塑、数字印刷品、数字艺术品和数字媒体等形式。”
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代码的时代,每个人每件物都可以用一串数字符号来表示,甚至情绪和思想都可以用数码符号来表达。用代码创造抽象的视觉图像,探索形式、颜色和运动的互动,对于当代艺术而言,本身就具有意义。
数字艺术作品
王之琛的数字绘画也许还处于探索中,这些数字构成的图像,就像一个个虚拟世界,解构现实与虚拟的边界,线条和色彩渲染了人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思想。不知道他在创作的时候是否也意识到虚拟与现实在空间,情感上互相构建的辩证认识,一个人是否真的需要物理世界的连接,又或者说,我们能否完全彻底地存在于数字世界中,就像元宇宙时代一样。
这,也许是艺术创造最深邃迷人的地方,也最直击人心的价值所在。
已经在青山绿水的宁海温泉文化艺术村驻守了10年的王之琛和城市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探索和思考。他是个审美特别广博的人,对于书法、篆刻、国画、综合材料、当代艺术、装置艺术等领域都满怀激情地探索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近年来,又从金墨,到鞭墨,再到数字艺术,喜欢探索的王之琛一直在路上。
数年来,不管抽象、观念,还是其他任何的艺术形式如何嬗变,“我的脉络依然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线条的艺术。来源于中国传统书法的线条。”这是王之琛始终深信并坚持的。线条,是激发潜在创作的语言和基石,不管表达和驾驭什么内容。
他就在宁海深甽的凫溪边,在传统和当代的自如穿梭中,践行着自己的文化情怀和艺术表达。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